QQ阅读 > 虐心耽美 > 锦绣三国 > 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将

当然,拿下广陵只是张绣为了对付饥荒和旱灾的一个举措。重点其实在另外两个举措。

其一就是屯田,借着粮仓还有点粮种,七万军汉大举屯田。这些人当兵之前,绝大多数都是农民,现在只是重操旧业而已。

张绣派人挑选了灌溉最方便、土壤最肥沃的无主田地,交给屯田军。同时,招抚流民,一起开垦旧有田地,疏通原有水渠河道,以便利屯田。

而最重要的措施是刷洗吏治,尽可能减少官僚剥削。轻徭薄赋,安定淮南民心。最终达到使淮南的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目的,这才是真正的长久养战之道。毕竟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发展的保障,这点张绣后世学政治的时候深有体会。

此举措由袁涣牵头负责,杨弘阎象佐之。

话说回来,为了张绣今年最后有饭吃,张绣必须派出去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镇守广陵。屯田离不开李通,那么看来只能用杨奉了。

当然,在出镇广陵这件事上,张绣的一众部将除了已经出镇汝阴的刘辟龚都,个个都主动请缨。

这可是个肥差啊,虽然说北面有吕布威胁。但现在是人都知道,吕布没有多大野心,只想守着自己徐州的一亩三分地。而且徐州最大的威胁是曹操,吕布不会那么没脑子再跟张绣交恶。

张绣最后还是点名杨奉为广陵主将,这个张绣和贾诩和杨弘提前商量过,实在不得已就派杨奉。但是张绣点名的广陵副将则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那就是,韩暹。

就连韩暹也没想到自己也能去广陵。一听到杨奉是广陵主将,韩暹就知道广陵没自己的份了。原因很简单,没有哪个主公会放心把两个关系亲密的降将放在一起。

只是,张绣就这么做了,很直接,很干脆。

最后一件事就是出征庐江了。这个没什么谈的,粮草都准备好了,基本上就是张绣直接点将了。

张绣这次还是亲征,只带雷薄陈兰两人所部共四万人马,加上四万多直属军队。另外带上了熟悉庐江底细的杨弘为军师,胡车儿周仓裴元绍帐前听命。

留守寿春的主事是贾诩,另外还有张先雷叙的四万人马。

所有任命即刻生效,克日出发!

出征前张绣终于收到了细作发来的南阳战报。

与历史上曹操在南阳好几次先胜后败不同,这次曹操是先败后胜。直接干脆了落地攻下了宛城,并派曹洪镇守。

只是南阳之战的过程比蕲阳之战惨烈多了。

刘表复得宛城,这次派了荆州名将文聘镇守。曹操因为过于轻视荆州兵将,这次却在文聘手下碰了个头破血流。

荆州军总数虽然不逊于曹操军队,但战斗力比起曹操的虎狼之师差远了。所以文聘只能据守宛城,等待曹操军粮吃光自己滚蛋。

曹操自然知道荆州方面什么心思,所以直接下令攻打宛城。但宛城也是有名的大城,城墙坚厚,又有天然河流充当护城河。

荆州兵虽然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架不住人家钱粮器械实力雄厚,还有南方的地理坏境造就了一大批猎人出身的神箭手,那弓弩箭矢更是不要钱一样,泼天盖地倾洒。

结果就是好几天的攻坚战,曹军的死伤令曹操一阵阵肉痛。

但是曹总一肚子坏水,一个小小的宛城怎能难住曹老板。绕着宛城走了好几圈,曹操打定主意,给文聘来了个声东击西。

曹军故意在西北角虚张声势,引得文聘抽调大多数精兵守备西北。

结果夜里曹军精锐偷袭东南,砍倒了全部用来阻敌的鹿角。

都已经开始爬墙了,却不料城上忽然灯火通明,旌旗闪动,好似守兵甚众。

接着便是一员小将一声令下,弓弩齐发。城墙下面轻装爬墙的曹军精锐死伤惨重。那小将指着曹军大笑道:“文将军早已识破曹阿瞒诡计,特令本将在此执强弓硬弩恭候。文将军已经在袭取你们大营了,识时务的速速交出武器,滚出荆州地界!”

城下所有曹军都是心中一惊,曹操听闻脸色也是大变。

曹操下意识回头向大营望去,只是这东南角距离大营实在太远,大营方向只是一片寂静,听不到什么动静。

曹操所有的军粮都囤积在大营,但是为了准备此次袭击,所有的精兵强将都在这儿了。大营只有不到一万老弱后军,若是被文聘一把火烧了粮草,那这十几万军队就危险了。

当下曹操还是唤过夏侯惇,要他速速打探大营情况。攀爬城墙的精锐撤下来,全军随时准备回援大营。

城墙上的小将还是继续冷笑着大骂,冷嘲热讽着曹操的声东击西之计。

只是半柱香的时间,夏侯惇还未回来,曹操却听见宛城城内远远传来一片喊杀声。曹操仔细聆听片刻,突然勃然大怒,扬起马鞭大声骂道:“全军听令,速速攻城,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城墙!楼上竖子,安敢欺我曹孟德,待我攻下宛城,定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曹军迅速摆开攻击阵型,各部将领配合默契地率领各部士卒蚁附攻城。众人虽然都感觉这事情不太对,但没有一人在这时候询问曹操怎么回事。

楼上的小将却是哈哈大笑道:“曹阿瞒,想不到你也有今天。本将绝不会让你一兵一卒登上宛城城墙!全军听令,射!”

好像知道曹操不会撤退一样,城墙每个垛口都迅速出现了搭着箭的弓弩,曹军刚进入射程,弓弩手便是齐射。

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弓弩


状态提示: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