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

随着颁奖嘉宾的声音落下,全场的目光都一下子齐齐看向了伊娃。

伊娃的内心有一瞬间的斗志昂扬,哇哦,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惊喜。

她总算不是颗粒无收了。

伊娃走上领奖台,台下那些英国重量级电影人物的目光,以及所有的镜头此刻都对准了伊娃。

这个年轻的女孩,是今年杀入英国电影视野里的一匹黑马,无名无姓、毫无背景却带着《月球》大杀四方。

一个之前只拍过v和广告以及电视剧的导演,第一部 大银幕电影就技惊四座。

这个世界上,第一部 电影就能拿英奥,就能入围iop250的导演,有几个呢?

伊娃科迪,虽然不是真正的英国人,但是她在英国发展,大部分作品都在英国拍摄,你若说她是英伦玫瑰,想必英国人也是欢迎的。

伊娃上台领奖,脸上带着喜悦和感激,“这真是09年给我的最好的开始,谢谢。”

此时,关注着英奥颁奖典礼的其他国家,例如同是欧洲的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家。

许多那些国家的电影人虽然早已耳闻《月球》大名,也慕名去看了,但是看到这一幕,还是不得不感慨。

英国在欧洲的电影地位一直不高,欧洲电影的领头者是德国、法国、意大利,甚至西班牙。

这其中有许多原因,至少近代的好几次欧洲电影新潮运动,没有一次的发源地是英国,三大欧洲电影节的举办地也没有英国,这导致英国电影确实落后于法国、德国、意大利。

当然,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语言的壁垒,因为英国人说英语,这是天生的劣势,毕竟能看英语片和能拍英语片的人,美国好莱坞是更好的选择。

但是这几年英国电影仿佛开始崛起了,先后许多英国导演都带着英国电影在欧洲乃至国际舞台发挥了出色的表现。

特别是眼前这个伊娃科迪!

她的出现,简直让人咋舌,不,不只是咋舌了,根本就是让人怀疑人生啊!

难道说,这个女孩的出现,意味着英国电影要在欧洲的舞台上崛起了?

如果,如果是这个伊娃科迪的话,或许真的有可能。

伊娃:你们难道就没人记得我其实是一个爱尔兰人吗!

第68章 68

拿了英奥, 伊娃觉得自己忽然更有斗志了。

并不仅仅只是在英国拍摄电影的斗志,而是进军欧洲影坛的斗志, 毕竟欧洲电影历史悠久,杰作众多, 并且和好莱坞又完全不是一个风格,所以即使好莱坞再怎么强大, 欧洲电影永远在世界影坛有着一席之地。

并且和好莱坞动辄几亿大投资制作的特效大作不同, 欧洲盛行的是小规模文艺片。

最典型的就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口味, 一般都是以小成本的文艺片为主,并且非常兼容东方电影。

伊娃要在欧洲站稳脚跟, 那起码就要向着欧洲三大电影节去靠拢,争取拿个戛纳、威尼斯或者柏林大奖, 那么基本就算是站稳脚跟了。

如果拿不到, 那起码也要有能在欧洲大范围通吃的作品才行, 《月球》虽然口碑和票房双丰收, 但是风格更偏向好莱坞化, 未必适合欧洲人民的口味。

伊娃觉得自己的下一部作品, 应该更符合欧洲主流文化, 才能向欧洲三大电影节去靠拢。

她耐性地等待,等待一个优秀的剧本,她虽然也不是没有故事的灵感, 但是她更希望术业有专攻,专业的剧本还是交给专业的编剧来比较靠谱。

毕竟对于一部作品来说,剧本相当于一开始的灵魂, 剧本一崩,拍得再好也是扯谈。

这时候,她开始看这几日亚历山大给她送来的一些项目。

她打算先看看再说,如果不满意她就继续等。

或者她可以继续去拍电视剧,只有剧本足够优秀,能够打动她就行。

伊娃这个人是比较随性的,她并没有因为自己拍了一部电影正式跨入了电影领域,就觉得自己已经高于电视剧行业一等。

虽然电影圈和电视圈确实有着难以逾越的等级之差,但是在伊娃看来,只要是优秀的剧本和作品,只要是她感兴趣的,她都会接。

电视圈也有精品,优秀的甚至比电影还优秀。

而且这些年,电视圈和电影圈已经越来越融合,互相窜来窜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当然,大前提是,剧本要优秀,题材和风格要她感兴趣。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经纪人都有相关的法规,那就是客户必须通过经纪人得到工作,不可以逾越这一步,不然就是犯法。

所以这是伊娃每次都只能等待亚历山大为她寻找工作的原因,每一个人演员手等都是这样操作的,这是法律规定。

然后,她翻开了亚历山大给她的资料。

亚历山大在这本资料夹里,附上了一张小卡片,里面写几句话:“这个项目是由一个独立电影的自由投资人看中的,她看中了这个剧本打算投资这个项目,而她认为,这部电影的演员和导演,都必须交给爱尔兰人,所以想到了你。”

伊娃很奇怪,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个独立电影投资人一定要找爱尔兰导演和爱尔兰演员?

这只能说明,这个故事或许和爱尔兰有关。

伊娃翻开了资料开始看了起来,果不其然,看了剧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关于爱尔兰的故事。

剧本的名字叫《布鲁克林》,改编自柯姆托宾的著名《


状态提示:第61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