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晚晚努力克制住自己翻白眼儿的冲动,沈国栋这家伙的意思是,如果她能像个孕妇一样折腾他才算正常?
跟沈国栋的事几乎占据了周晚晚全部的注意力,当她发现郭克俭一直没来找她拿钱的时候,已经是一周多以后了。
矿务局大楼就跟学校隔了两条街,周晚晚考虑了一下,还是没有过去,而是给郭克俭打了个电话。
即使没有钱的事,她也应该问问他父亲的病情。
可是接电话的人告诉周晚晚,郭克俭家里有事,请假了。
周晚晚愣了一下,最后还是什么都没问,挂上了电话。
郭克俭的家在绥林县城,真有什么事她也帮不上忙。她已经说过了钱的事,他没有来找她,就是不急需。她真的没什么能做的了。
郭克俭那么骄傲的人,那天的倾诉已经是失控,也许他现在并不想见到她。
这一别就是几个月。
这几个月,整个国家都在剧烈震荡,每个人都被时代的洪流席卷着身不由己,大时代的脚步大跨步向前,这个饱受摧残的国家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九七六年九月,那位伟人去世,十月,四人帮被打倒,这场持续了十年的红色革命终于结束。
许许多多被它拆散的家庭终于能重聚,千千万万被它改变命运的人终于看到了曙光。
可是郭克俭的家却在这个时候彻底散了,他的父亲等来了四人帮被打倒,却没熬过病痛,在郭老将军平反的那天去世了。
郭老将军的平反工作是沈爷爷亲自主持的,在四人帮被打倒之前就在秘密准备资料,作为他们迫害革命功臣的罪证第一时间公布于众。
郭老将军的事一解决,郭克俭的父亲也马上被摘掉反革命的帽子,恢复职务,作为绥林县副县长举行了追悼会。
周晚晚是在追悼会的前一天听到这个消息的。
“本来他父亲只是长期营养不良和劳累过度引发的肝病,好好调养着,肯定能熬到平反,到时候去省里的大医院治疗,绝不会这么早去世。”周晨不顾沈国栋的反对,还是告诉了周晚晚真相。
“他是被郭克贞拉去批斗,气得当场吐血昏迷的,是他自己存了死志,什么药都救不过来的。”
郭克贞回城接班以后,为了积极表现,博取大义灭亲的“好名声”,在单位获得工友和领导的承认,快速在“革命队伍”里占有一席之地,大公无私地大义灭亲,把重病的父亲拉出来批斗。
郭克贞从小就“识时务”,后来家里突遭变故,她那么小的年纪就知道巴上沈国慧,甚至能在沈爷爷面前露露脸,让自己在学校里的日子好过很多。
要说她对“革命事业”多么坚贞执着,谁都不信。她也不一定是对父亲没有感情,可是父亲已经被打倒了,在当时看来,这辈子算是彻底完了,她还要活下去,如果批斗父亲能给她带来好处,这也是“吃小亏占大便宜”的事。
谁都想不到,在她把父亲拉出去狠批狠斗以后的几十天,这个世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个被人打倒再踏上一万只脚的父亲又成了人们敬仰的副县长,还要在全县最大的礼堂开追悼会,各单位都组织人去悼念。
周晚晚和周晨、沈国栋到的时候,大礼堂里已经布置得庄严肃穆,很多人在门外等着进去悼念死者,慰问家属。
“县委领导班子的人都到齐了,一个没拉!省里都来人了!这位郭副县长真是会挑时候!你看这葬礼风光的!”前面有人在小声议论。
“会挑什么时候啊!这要是能再熬几天,能死在县医院?就人家那个大首长爹,就是死了也管用,早送省里送北京去了!治好了再回来,那可不是一个副县长的事儿了!”
“就是!才四十八!正是往上升的好时候!这要是能熬过来,以后说不定能坐到什么位置呢!”
……
县领导班子的人出来了,在外面等着的亲友和各单位的人陆续进去给死者鞠躬,跟家属握手慰问。
周晚晚几个人进去,在家属区只看到了郭克俭一个人。
郭克俭比上次看见时更瘦了,站得笔直,脸上一丝血色没有,总是温文儒雅的眼睛里一片冷冽,脸上的表情却很克制,礼貌地跟人握手,简单寒暄,说话举止跟平时一样进退有度,滴水不漏。
金秋十月,外面的阳光金灿灿地散发着暖意,灵堂里摆满花圈,人来人往,低低的说话声和哀乐混在一起,有种不真实的隆重热闹。
可是站在那里面对这一切的郭克俭却让人觉得他是独自站在风雪肆虐的旷野中。
周晚晚跟在沈国栋和周晨身后来到郭克俭身边,看着他们俩跟他握手,说着“节哀,郭伯伯看到今天也能安息”、“如果有什么我们能帮上忙的不要客气”之类的话。
轮到她,她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她只是想到那天提到母亲去世的郭克俭,那时候他还肯找人倾诉,还能露出伤心悲痛的表情。
现在的郭克俭,身上只有冷冽和坚硬,仿佛是一个冰雕,用力一敲,他就有可能哗啦啦地碎掉。
周晚晚努力了半天,还是没说出来一句话,甚至笑一下都没做到。她慢慢向郭克俭伸出手,手心里是两块糖。跟那天她给他的一样。
郭克俭看着周晚晚的手心,好半天才伸出手,没有直接去拿糖,而是把她的手握在了手里。(www.80dshu.com 520读书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