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的少年,前世朱棠喜欢读书,武功极弱,道;“姐为你高兴,好好跟师傅学本领,父亲对你抱很大希望。”
“姐,我一定不给爹丢脸的。”
姐弟俩走进正院,朱棠去上房,朱璃回东跨院。
夜晚,尚书府静下来,梆子声隔着几重院落传来,已是三更了,朱璃没有困意,明日要嫁到慎王府,心里没来由地紧张,跟慎王不陌生,可两个人要生活在一起,朱璃还是惴惴不安。
新的一日开始了,尚书府张灯结彩。
朱璃沐浴更衣,喜服繁复,一层层地往身上套,连里衣都是徐临送来的,穿上很合体,自己的尺寸徐临是怎么知道的,朱璃的脸微微红了。
花轿到门,尚书府门外放炮仗,鼓乐喧天。
小丫鬟锦儿跑进来,兴奋不已,“王府接亲来了,慎王亲自来迎娶姑娘。”
皇家是君,她们家是臣子,皇子娶王妃,在王府等着拜堂成亲,不用亲自上门接亲。
朱璃心底是欢喜的,徐临给足了她面子。
戴上凤冠,被人蒙上红盖头,由梧桐和瑶琴一左一右搀扶出了后堂。
今日的新娘只能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了。
拜别父母,朱璃蒙着盖头看不见,感觉徐临离自己很近。
然后由大哥朱淳背到府门前停着的王府花轿上。
慎王娶亲,娶的又是兵部尚书的女儿,排场隆重,红毡从尚书府门前一直铺到慎王府,京城百姓挤在花轿经过的街道两旁看热闹。
慎王徐临穿着一袭大红喜袍,骑着高头大马,左右是王府侍卫,禁军前面开道。
十里红妆,新娘的嫁妆队伍像长龙一样,浩浩荡荡,这头抬进了慎王府,那头还在半路上。
朱家嫁女,体面风光。
慎王大喜之日,皇帝恩典,慎王不在衙门任职,皇子俸禄双倍,聘礼双倍,慎王娶亲的规格高出其他皇子。
魏帝亏欠了这个儿子,有心补偿慎王。
花轿在天黑之前到达慎王府,花轿落地,朱璃由梧桐和瑶琴搀扶着,一路迈火盆,跨马鞍,来到前殿,举行婚礼重要仪式,拜堂。
拜天地,拜高堂,二人对着皇宫方向拜。
夫妻对拜后,司礼监的太监高喊,“新人送入洞房!”
婚礼告一段落。
新房里很安静,朱璃坐在喜床上,宫里的执事姑姑奉皇后带人在新房里照应,梧桐和瑶被允许琴留在新房里,王府的丫鬟立在珠帘外,没有王妃的命令,不能进去。
不久,门口传来男人的脚步声,门外的侍女的声音,“殿下!”
珠帘一响,朱璃知道是徐临进来了。
徐临陪客人喝酒,这么快就回来了。
宫里的执事姑姑,手里拿着秤杆,“请殿下揭开新娘的盖头。”
朱璃看见秤杆探到喜帕下,眼前骤然一亮,光线太强,刺得一闭眼,等在睁开时,入眼满室红彤彤的。
屋里人一片惊叹声,“王妃太美了!”
徐临定定地望着她,案上喜烛高烧,烛火的光映在他眼底,清亮的双眸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凤冠垂落的流苏在喜帕被挑开时,左右摇晃,灯光下流光溢彩,新娘微微垂着头,美得如画一般。
徐临在她身旁坐下,穿着跟她一样的大红喜袍,他喜袍上绣金龙,她的喜袍上绣金凤,耀眼的红,光彩夺目。
执事的姑姑指挥宫女端上托盘,托盘上摆着两只酒盏,执事姑姑喜悦地道;“请殿下和王妃喝交杯酒。”
徐临先端起一盏,朱璃随后端起一盏。
两个人手臂相缠时,距离很近,徐临的气息,跟她的气息交缠,朱璃心跳无续。
喝了交杯酒,王府的侍女端上一个托盘,上面摆着粥和几样小菜,这是慎王吩咐准备的。
闻到米的香味,朱璃真饿了。
临出嫁前,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要看慎王行事,
朱璃瞅着徐临。
徐临唇畔的一丝笑意深了,端起一只白玉碗,窝了一勺尖粥,尝了尝,不凉不热,正好,端起另一只碗,送到朱璃手里。
朱璃接过,看着碗里的粥却没动。
徐临余光瞥见,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漂着自己,拿勺先吃了一口。
朱璃这才开始吃粥。
两人不是夫妻时,相处随意,拜堂成了夫妻,朱璃反倒拘束紧张。
吃了一小碗粥,侍女收了下去。
执事姑姑道;“殿下和王妃安置吧!”
王府的侍女进来,服侍徐临把喜袍脱了。
梧桐和瑶琴也帮朱璃脱掉喜袍,两人都穿着中衣。
执事姑姑带着人出去了。
朱璃靠床一侧坐着,垂眸,不知朝哪里看,一眼瞥见喜床上铺着洁白的元帕,顿时羞红了脸。
急忙移开眼睛,视线落在徐临的衣角绣纹,低头看自己中衣,同样的绣纹。